淮河能源>>头条新闻
【党代会精神解读】五年成就
  • 时间:2021-01-07 10:07:35
  • 来源:
  • 编辑:
  •     2016年以来的五年,是企业改革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,是我们经受重大考验、战胜重大困难、取得重大成果的五年。五年来,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一系列挑战,在党的坚强领导下,集团公司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众志成城渡难关、凝心聚力促转型,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,使企业成功闯过了最困难阶段,迈入了高质量发展轨道,迎来了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。

        一、经济效益实现大幅跃升

        1. 利润总额快速增长。从2015年-19.6亿元增至2020年43亿元以上(预计)。其中,2016年10.24亿元,2017年18.26亿元,2018年26.45亿元,2019年41.55亿元。

        2. 净资产收益率显著提升。从2015年-7.9%提高至2020年10%以上(预计)。其中,2016年2.9%,2017年4.07%,2018年15.84%,2019年12.53%。
        3. 融资余额明显下降。从2015年994亿元降至2020年750亿元(预计)。
        4. 资产负债率不断降低。从2015年最高83.18%降至目前72%左右,下降11个百分点。其中2016年79.85%,2017年77.58%,2018年78.74%,2019年74.77%。
        5. 经营性净现金流充足。年均110亿元以上,企业经济效益、偿债能力、盈利能力显著提升,家底更加殷实,成为行业扭亏脱困、转型升级的典范,得到了政府、行业、股东、合作伙伴、金融机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。
        二、转型发展取得重大进展

        6. 煤炭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。抓住国家化解过剩产能政策机遇,退出淮南本土1420万吨落后产能,西部矿井产能由1200万吨核增至2000万吨,现有11对矿井平均单井产能近700万吨/年。这“一减一增”,对企业效率效益的提升是长期的、巨大的。淮南本土退出的4 对矿井均为安全威胁大、开采成本高、长期亏损矿井,2015年累计亏损高达29.4亿元,退出后减少了亏损点。西部产能核增后,生产能力、规模效益得以释放,从2019年起实现整体盈利。
        7. 精煤战略深入推进。2020年精煤产量突破690万吨,创历史新高。安徽省861 重点工程、亚洲单体最大的炼焦煤选煤厂——潘集选煤厂建成投运,设计能力1200万吨/年。
        8. 西部煤电基地建设成效显著。3对矿井及配套选煤厂、铁路(集装站) 全面建成投产,自营铁路发运能力达2000 万吨/年,参股准大、新丰、金山、和林4 家电厂,权益规模127.8 万千瓦,构建形成“煤、电、路”协同发展格局,产业结构更优,发展基础更实,在蒙西扎下了根、形成了影响。

        9. 自主办大电取得实质性突破。坚持煤电一体化发展,电力权益规模由1325万千瓦增至1673万千瓦,其中60万千瓦以上机组占比近70%。紧盯14年的潘集电厂正式开工。潘集电厂一期为2×660MW超超临界机组,建成后每年可供电约66亿度、产值25亿元以上。谢桥电厂项目获得规划建设指标。

        10. 天然气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初步构建。全面进入天然气产业,起步晚但进展快,获批总长近1200公里天然气管线;控股建设省内重点气源工程、全国首座内河芜湖LNG 接收站,接卸规模150万吨/年。参股江苏滨海LNG 接收站(集团持股24%),一期规模300万吨/年;煤层气勘探开发、特许经营权、分布式能源、城市供热等项目取得积极进展。

        11. 科研技术产业发展定位更加清晰。坚持服务和支撑煤电气三大能源主业发展,推进创新资源要素集聚,整合煤矿勘察设计院和煤炭开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院。充分发挥三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及设计院、平安开诚公司、兴科计量公司集成作用,有效提高技术创新、勘察设计、装备制造、检验检测水平。
        12. 金融产业服务主业作用进一步发挥。集团公司资金集中度由2015年87%提高至目前96.2%。新增融资综合成本由2015年5.91%降至目前3.7%左右。
        13. 生态农品保供品质稳步提升。坚持守土负责、盘活存量、服务职工,收回土地5700亩,积极为职工提供高品质绿色农品。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“淮矿农品”及5个子品牌,“白鹭缘”大米通过国家认监委有机认证,5类果蔬获评中国“绿色食品”A级食品。
        14. 健康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。坚持“职业病防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”原则,先后投入3600万元更新医疗设施,尘肺病治疗条件明显改善。持续提升健康体检质量,配置磁共振、CT、DR、彩超等先进设备,积极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开展医疗技术协作、远程会诊,职工健康管理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。
        15. 完成淮矿地产证券化剥离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,果断将房地产资产在高价位时证券化剥离,通过与中国信达股权置换,持有上市公司信达地产18.62%股权,成为信达地产第二大股东,这也是省属企业退出房地产业的经典案例。

        16. 落实港口资产整合任务。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,以部分港口资产对省港口运营集团进行增资,成为省港口运营集团第二大股东(淮河能源股份持股33.37%)。

        17. 全面完成“三供一业”及社会职能分离移交改造。“三供一业”分离移交27.51万户,其中供水1.52万户、供电12.49万户、供气(热)7.14万户、物业管理6.36万户。企业办社会职能剥离移交设施、设备、房屋500余项,土地林地近1.1万亩。
        三、改革创新迈出坚实步伐

        18. 全面完成企业整体改制工作。基本完成土地、房产等权证办理,计提去产能矿井资产损失、西部矿井减值损失、预留改制费用、“三供一业”及社会职能移交改造费用等大数180亿元,消化解决大量历史遗留问题。
        19. 组织管控模式调整基本完成。完成总部机关机构改革,原有职能部门全部撤销,新组建10个职能部门及2个非常设机构,完成总部职能部门人员选聘及富余人员安置,机构减少10个、精简45%,定员减少212人、精简58%。搭建本土煤业、西部煤电、燃气、工程院、健康产业等二级平台公司。服务支持机构人员、职能调整逐步到位。与管控模式调整相配套的事权划分、制度建设基本落地,现代企业管理体制机制已具雏形。

        20. 人力资源薪酬改革深入推进。人力资源职级、岗位、薪酬、绩效体系初步建立,职级薪酬套改全面完成。分类设置管理、专业、操作三大岗位序列,打破行政级别,打通不同序列岗位互转、晋升通道,改革效应和人才活力不断释放。
        21. 新一轮信息化建设全面开启。制定《集团公司信息化总体规划(2019-2023)》,逐步建立管控决策、生产执行、综合集成平台,在集团总部建设升级主数据管理、财务共享、全面预算、绩效考核、党建管理等信息系统,在各产业板块建立若干信息系统和自动化、智能化系统。

        22. 生产方式加快转变。建成12个智能化工作面,本土岩巷掘进、巷修机械化率分别提高25%和23%,西部采、掘、修机械化率均达100%。
        23. 劳动生产效率持续提高。集团用工总量从2015年11.1万人减少至2020年7.8万人,净减少3.3万人,人均利润由-2.7万元增至5.6万元。
        24. 技术创新取得积极成效。先后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73项,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、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9项,煤矿盾构机荣获安徽专利金奖和中国专利优秀奖,最高月进突破600米,技术保障安全、提高效率、推动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。
        四、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

        25. 党委领导作用充分发挥。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,落实“两个一以贯之”要求,在省属企业中率先将党建工作要求纳入公司章程,健全完善“三重一大”决策制度、党委工作规则、党委前置研究讨论实施意见和党委会“第一议题”制度,党委把方向、管大局、保落实作用进一步发挥。集团公司领导班子连续5年被省委综合考核评定为“好班子”。
        26. 党的政治建设持续加强。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,统筹制定《贯彻落实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〉重点工作任务》。“两学一做”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等党内教育自上而下、压茬推进,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往深里走、往心里走、往实里走,党员干部“四个意识”“四个自信”“两个维护”更加坚定。
        27. 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持续巩固。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和阶段性重点任务,精心组织开展“五大宣传”,提升宣传舆论引导的时、度、效,集团公司官方新闻客户端“淮河新媒”上线运行,集团媒体平均每年播发稿件达12000余条次,主旋律更响,正能量更足。
        28. 干部人才队伍更加年轻化、专业化。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,重塑干部人才选、育、管、用体系,出台《关于进一步加强优秀年轻人才发现培养选拔工作的实施意见》,40岁以下中层管理人员占比提高一倍,新增中级以上职称2400 人、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5000人。加大女干部培养使用力度,260多名女同志走上了P3、M1及以上岗位。
        29. 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明显提升。坚持大抓基层,深入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中整治,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全面达标。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,推行“持证上岗”,配备党建专职组织员。强化基础保障,严格落实“两个1%”要求,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占职工总数2.3%,年度党建经费预算占职工工资总额超过1%。
        30. “创先争优”活动影响力不断增强。在安全生产、经营管理、改革发展、疫情防控等领域,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。张集矿党委被党中央授予“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”荣誉称号,健康产业集团盛红蕾同志荣获“安徽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”称号。
        31. 驰而不息深化作风建设。坚持每年动态修订党委一号文,明确作风建设20条禁令,动真碰硬,严查快处,累计问责5800多人次。
        32. 大力整治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。开展“为基层减负”集中攻坚行动,坚决整治会议多、文件多、检查多、留痕多、材料多、陪同多等问题,各类文件、会议、检查总量压减1/3以上。
        33. 构建“大监督”工作体系。出台《关于构建大监督体系的实施意见》,整合监督资源、推动监督协同、共享监督信息,构建全面从严治党的“大监督”工作机制,有效解决各类监督主体协同作用发挥不足、力量较为分散、部分领域监督脱节和监督重复现象等问题,进一步提高监督效率效果。
        34. 深化运用监督执纪“四种形态”。重点在第一第二种形态上下功夫,累计处理处分1700多人次。
        35. 充分发挥巡察、审计“利剑”作用。在创新中加强内部巡察、审计工作。内部巡察实行常规巡察、巡察“回头看”和专项巡察有机结合,完成巡察56 组次、反馈问题1138 条、问责695 人。审计评价项目505项,促进增收节支2.14亿元,提出意见建议1808条,问责249人。
        五、职工工作生活更加体面

        36. 持续深入推进家文化建设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确立并践行“服务社会、回报股东、造福职工”企业宗旨,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职工。出台《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家文化建设意见》及实施方案,首次从集团公司层面对家文化建设进行了系统设计,明确家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、主要目标以及8个方面的重点任务、43条主要举措,想方设法为职工办实事、解难事、做暖心事,构筑职工与企业命运共同体。
        37. 平稳分流安置去产能矿井职工。坚持全局一盘棋,平稳分流安置32325 名去产能矿井职工。在全集团范围内实行统一的员工离岗退养政策,腾出岗位安置退出矿井未达到内退年龄人员,既保证了企业内部政策的公平,也有利于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。这一做法,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和省政府的充分认可。

        38. 安全形势保持总体平稳。与“十二五”相比,零星事故下降50%,重大非死亡事故下降72%,瓦斯超限事故下降43%,首次实现集团公司安全生产一周年,实现连续安全生产450天。
        39. 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。坚持疫情就是命令、防控就是责任,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,没有出现一例确诊、疑似病例,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营发展“双胜利”创造了良好条件。

        40. 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率效益同步提高。实行安全效益一次性奖励,在岗职工工资年均增长8.9%。2015年集团公司在岗职工人均工资7.85万元,2020年近13万元(含一次性奖励)。集团公司渡难关期间暂停缴纳的企业年金,从2018年元月份开始恢复,2019年企业缴费比例由6%提高至8%,企业年金年均收益率6.7%。
        41. 依法合规增加职工非工资性收入。自2016年起,已发行3期职工借款、4 期职工储蓄计划,平均收益率5.2%,高于同期银行理财产品,截至2020年末职工共获得收益2.5亿元。

        42. 持续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。全面实现乘人运输连续化,井下除尘效果提高50%以上,“两堂一舍”条件稳步改进,职工获得感、满意度明显增强。

        43. 更加注重人本管理和人文关怀。推行井下班中休息、班前会视频记录、反三违正向激励等人文关怀措施,落实春节放假、带薪年休假、管技人员每周两天休班等制度。

        44. 积极推进优秀劳务派遣工选招。严格标准、条件和程序,保持政策执行刚性,选招1.4万名优秀劳务派遣工转为合同制员工。
        45. 职工福利不断拓展和提高。工会会员普惠制服务投入1.3亿元,职工疗休养1.3万人,正常疗休养外每位职工退休前都安排一次疗休养,生态农品保供标准由每年500元提高至1000元,健康体检周期由三年缩短至两年、标准由460元提高至690元。
        46. 倾力开展困难帮扶工作。常态化开展大病救助、金秋助学、“两节”送温暖等活动;制定《特困职工帮扶救助工作实施办法(试行)》,通过定期生活救助、就业帮扶、住房帮扶等措施,“一户一策”精准帮扶特困职工,特困职工家庭定期生活救助标准提高到500元/月,助学救助标准为小学、初中1000元/生·年,高中、中专、技校2000元/生·年,专科、本科5000元/生·年,累计投入9200多万元,救助慰问14万人次。

        47. 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。精心举办职工运动会、艺术节等群众性文体活动,加强基层文体活动中心、职工书屋等场所的管理,提高服务质量,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。
        48. 群团组织建设持续加强。出台集团公司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和团组织建设意见,群团组织基础进一步夯实,群团工作体系日臻完善,成功召开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第一次团代会。集团公司工会获评“全国模范职工之家”,集团公司团委获评“全国煤炭行业五四红旗团委”。

        49. 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。集团公司定点帮扶的六安王楼村、新华村和淮南塘西村全部摘帽。2014年三个村贫困户共429户,目前已全部脱贫。

        50.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。严格消防、危险品管理,坚决防范赌博、盗窃、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,矿区环境进一步净化,职工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提升,为集团公司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。

     皖公网安备 34040302000304号